返回

剑指金陵:乱世权谋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三十章 秋日操练与战火下的成长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    帐外传来更加凄厉的惨叫声,随后是马猛粗暴的怒吼。卫忠皱了皱眉,但没有说什么。

    “放心,我心里有数。”卫忠拍了拍张远的肩膀,“这世道,不进则退。我们既然选择了这条路,就要走到底。”

    “都尉万事小心。我能力有限,只能照看好那些孩童。”张远的声音中带着几分担忧。

    “若能办好此事,功莫大焉。他们才是根本所在。”卫忠的目光投向远处,那里有一片简陋的营房,住着他们收留的孤儿。

    夜深了,营地渐渐安静下来。只有巡逻的脚步声和远处的虫鸣在继续。卫忠站在帐外,望着满天繁星,心中思绪万千。

    这是一个机会与危机并存的时代。有人在这乱世中崛起,有人在这乱世中沉沦。而他,必须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。

    不远处的营房里,传来孩童们均匀的呼吸声。这些是他们的未来,也是他们的希望。

    卫忠深吸一口气,转身回到帐中。案几上的烛火依旧在跳动,照亮了他坚毅的面容。

    明德堂内,新编的五队人马正在操练。秋日的阳光斜斜地洒在校场上,映照出一片金黄。

    卫忠站在高处,目光扫过那些豪门僮仆、部曲。二百四十余人,大多都是看过血的。他们身上还带着几分市井气息,但经过这些天的训练,已经初具军容。

    “立定!”他沉声喝道。

    操练场上的喧嚣戛然而止,队伍瞬间静默。卫忠眯起眼睛,仔细打量着这支临时拼凑起来的队伍。虽然装备参差不齐,但这些人的眼神里已经有了几分杀气。

    “分队!”他一声令下。

    五个队主迅速带人列队,动作整齐划一。这些大家子弟倒也争气,短短几日就有了模样。卫忠的目光在每个人脸上掠过,心中暗自盘算着。这些人虽然出身优渥,但在乱世中,谁又能保证明天?

    正思索间,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。

    “卫都尉!”宗辉气喘吁吁地跑来,手里紧紧攥着一卷舆图,“有最新战报!”

    这位十五岁的少年,终究还是说服了父亲宗谦,举家迁至明德堂暂居。此刻他的脸上带着掩饰不住的兴奋,眼中闪烁着年轻人特有的光芒。

    “且去偏厅说话。”卫忠挥退了校场上的人马。

    偏厅内,宗辉迫不及待地展开了金陵舆图。韦昂也闻讯赶来,三人围着案几坐下。

    “自九月以来,王师连战连捷!”宗辉手指在地图上划过,“这里、这里,还有这里,都是我军大获全胜之地。大都督麾下斩敌无数,金陵之战必胜!”

    韦昂连连点头,脸上也浮现出喜色:“若真如此,我等也算是有了依靠。”

    卫忠靠在廊柱上,目光幽深。作为实际的军事主导者,他的态度牵动着在场每个人的心。案几上的烛火摇曳,在他脸上投下忽明忽暗的阴影。

    “战报是胜了,可战线在退。”卫忠淡淡开口,语气中带着一丝嘲讽,“从缑氏、安平一路退到金陵城下,这胜仗打得真漂亮。”

    宗辉的笑容凝固在脸上。

    “大都督麾下那些将领,真会为他死战到底?”卫忠冷笑一声,“若燕王、蜀王开出好价钱,怕是又要上演一出卖主求荣的好戏。”

    韦昂面色一变,显然想到了什么不好的往事。他下意识地攥紧了衣袖,指节发白。

    宗辉脸色发白,第一次直面权谋的残酷。少年人的天真在这一刻被打碎,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深的无力感。

    “这...这不可能...”他喃喃道,声音里带着几分颤抖。

    卫忠没有再说什么,起身离开了偏厅。他知道,有些话点到为止就够了。年轻人需要自己去领悟这个世界的残酷。

    他沿着回廊慢慢走着,秋风吹起他的衣袍。一路走过馆舍,确认无人骚扰后,来到玄堂。

    玄堂内飘着淡淡的饭香,一个小小的身影正在灶前忙碌。

    “又见面了。”他看着正在煮饭的宗玉娘,嘴角微微上扬。

    小女孩放下手中的《食疏》,福了一礼:“是你啊。”她的动作带着几分稚拙的优雅。

    “学做饭?”

    “仆婢都被你抓去当兵了,只好自己动手。”她嘟着嘴抱怨,眼中却闪着狡黠的光。

    卫忠看着这个早慧的女孩,突然有些感慨。战火已经改变了所有人,连这样的小女孩都不得不过早地面对残酷。她的手上还带着些许烫伤的痕迹,显然这几天没少吃苦头。

    “外面真的打得很厉害吗?”宗玉娘仰起小脸问道,眼中带着几分担忧。

    “会好的。”卫忠轻声说,“时光还未走远。”

    他没有说出口的是,希望往往比绝望更令人痛苦。因为希望意味着还要继续挣扎,而不是干脆认命。

    离开玄堂时,孙守信不知从哪个角落钻了出来,脸上带着几分促狭:“都尉,宗家那位夫人...”

    “啪!”一记耳光抽在他脸上,清脆的响声回荡在回廊中。

 

第三十章 秋日操练与战火下的成长(1/2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